2400万像素还是4500万像素?这可能是你选择尼康Z时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

作者:秋凉 | 发布日期:

尼康前几周发布了“入门级”全画幅相机Z5的升级版Z5 II。Z5 II的性能已经完全超出了单反相机时期的“入门”概念,所以我给“入门级”打了个引号。目前,尼康全画幅相机可以分为两种序列:

  • 升级到Z9一代,即EXPEED7一代的产品:从低到高排列分别是Z5 II、Zf、Z6 III、Z8、Z9;
  • 尚未升级到Z9一代的老产品:Z6 II、Z7 II。

现阶段尼康全画幅相机只有两种像素,分别是2400万像素(Z6 II、Z5 II、Zf、Z6 III)和4500万像素(Z7 II、Z8、Z9)。当然,如果要进一步区分的话,这些CMOS并不完全一样。比如,Z6 II的2400万CMOS属于FSI,Zf和Z5 II的CMOS属于BSI,而Z6 III则采用了部分堆栈式CMOS。Z7 II的CMOS和Z7相同,而Z8和Z9则采用了堆栈式CMOS。

在我们传统评价入门级、进阶级、专业级相机的时候,除了操控以外,一般会考虑像素、对焦、测光、快门速度、连拍速度、缓存等很多性能参数。但是,微单相机的主要性能更多依赖数据处理速度,而尼康确实继承了自己一贯所谓“以下犯上”的传统,给“入门级”相机配置了很多旗舰功能。Z8发布的时候,称为“mini Z9”——客观来说,Z8确实是去除了一体化手柄的Z9——Z6 III发布的时候,被称为“mini Z8”;Z5 II发布的时候,被称为“mini Z6 III”……除了堆栈式CMOS带来的快速数据处理(比如极高的readout speed使得尼康Z9和Z8可以采用全电子快门),所有的性能参数在旗舰级相机和入门级相机之间,几乎没有差别。如果以Z9为参照,这些产品的主要差别大致是这样的:

  • Z8:去除一体化手柄,以及一些细微的功能差异(比如电池电量、GPS,CFexpress+SD卡槽);
  • Z6 III:2400万像素部分堆栈式CMOS(意味着像素“低”、数据读取速度低于Z9/Z8);机械快门连拍速度14fps,电子快门20fps,读出速度1/70s。但是Z6 III有自己的特异功能,包括它有尼康分辨率最高的EVF,以及它可以拍摄6K/60P和HD/240P视频。同时,Z6 III拥有无限连拍的缓存(取决于你使用存储卡的速度)直到存储卡存满;
  • Zf:Zf是复古外观的Z5 II,尽管Zf发布更早,但是将Zf看作odd ball更合适一些;
  • Z5 II:2400万像素BSI CMOS(意味着速度比Z6 III低);机械快门连拍速度11fps,电子快门15fps,但是读出速度只有1/20s,意味着使用电子快门拍摄快速移动物体容易发生果冻效应;EVF分辨率与Z9/Z8相同(低于Z6 III),但是因为数据读取速度关系,因此显示的流畅性必然不及更高等级的相机;视频最高是4K/60P(RAW格式下为4K/30P)。

如果倒过来看,从Z5 II往上一步一步升级,你获得的是:

  • Zf:复古外观;
  • Z6 III:更好的EVF、更高的连拍速度、6K/60P、4K/120P(RAW)、HD/240P;
  • Z8:4500万堆栈式CMOS、专业机身、8K;
  • Z9:一体式机身、更好的电池续航、双CFexpress卡、内置GPS。

所有的EXPEED 7一代,其重要的对焦性能差别几乎只取决于数据处理速度(注意:4500万像素和2400万像素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差异很大,所以数据处理速度不能只看最后的效果指标)。关键的一点是,即使最“入门”的相机,其能力也已经足够满足绝大多数使用需求。例如,Z5 II尽管最大读出速度只有1/20s,但是它的机械快门连拍速度已经达到了和一代单反拍鸟神机D500相同的11fps!所以,我们不能用当年评价单反相机的那种思维来看现在的Z产品线。我个人认为,你需要有非常充分的理由,考虑花更多的钱买更高级别的产品

相比于Z5 II和Zf,Z6 III的部分堆栈式CMOS带来的主要好处都是速度,集中体现在连拍体验和视频拍摄。Z6 III的性能已经是顶级的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不考虑心理满足超越Z6 III的唯一理由可能是像素(或者8K,道理是一样的)。如果不是为了4500万像素或者8K,选择Z8肯定是需要一些非常特殊的理由。

在Z5 II发布和Zf价格稳定后,Z6 II应该逐渐退出视线。除非Z6 II的价格大幅低于Z5 II,不然你没有理由选择Z6 II而不是Z5 II。至于Z7 II,这是目前实现4500万像素的最低成本,但是Z7 II的综合性能与Z8有很大差距。所以,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还在用D810……其实我真的挺难评价Z7 II和Z8之间超过一支24-120mm f/4的价差(附注:本问题在发布此文时已解决)。另外,我不喜欢Z8的重量,以及我对机械快门的咔嚓声还是有些留恋的。从体积来讲,我喜欢D750胜于D810,但是D810的3600万像素和ISO 64无可替代。

最后我们再看一眼尼康Z DX。EXPEED 7一代最便宜的相机不是Z5 II,而是Z50 II。虽然Z50 II是一台“入门”相机,但是它在关键性能上基本达到了D500的水平,或者说基本复刻了Z8/Z9的表现——局限性依然是速度造成的。所以,如果你今天买Z DX的话,Z50 II是不二选择。Z30和Zfc尚未升级。估计Zfc升级后它和Z50 II的关系就类似于Zf和Z5 II的关系;而Z30 II作为没有EVF的DX相机,其主要目标人群还是Vlogger们——相机LCD的翻转形式决定受众喜好。不过我个人觉得,对于我这类一个人工作的形式,相机的远程连接和操控能力,还有待大幅改进——看看DJI吧!

今天的尼康产品线很简单:DX选择Z50 II,2400万像素FX选择Z5 II,4500万像素选择Z8(考虑到将近万元的价差,Z7 II依然是一个选项)。这是简单而清晰的分类。价格更高的产品确实有其先进之处,但是关键的是,即使“入门级”产品,其性能也已经远超当年的入门级单反相机,甚至达到或者超过了过去旗舰单反相机的能力,而这个过去,并没有很多年。